close

020.jpg    

咖椰(kaya)或者咖椰醬(coconut jam)是東南亞地區,譬如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美味。之所以會有咖椰的做法,是因為咖椰的成分有熱帶出產的椰子和香蘭葉。椰漿和香蘭葉是咖椰煮要的香氣來源,椰子除了使得咖椰更香更好吃、也幫助了香滑口感的加份。在馬來西亞人的早餐店,一般普遍的餐點是烘烤吐司再加上一層的咖椰和奶油、一顆半熟蛋、一杯熱飲,就成了每日幸福的早餐。

 

其實,製作咖椰的方法並不困難,但每個人對於咖椰的口感都有不同的喜好,甜度、黏稠度所、香滑度的拿捏,還必須得靠經驗才能製作得恰如其份。像我個從開始學習,到現在製作了超過三次,每次的口感都不太一樣,在此提供大家製作咖椰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。

 

製作材料:

雞蛋  5顆(一小碗份)

白糖    2/3小碗(分成兩份)

椰漿    1小碗份

香蘭葉  5片(有無皆可)

kaya.jpg       

 製作方法:

1.將雞蛋攪拌均勻,再加入一半的糖一起攪拌均勻。

2.把攪拌均勻的糖和雞蛋,以隔水加熱法(電磁爐、飯過亦可)、小火慢煮,並得一直不停攪拌,保持咖椰的香滑度

3.把椰漿慢慢倒入並一直不停地攪拌,再加入香蘭葉。到此步驟,花時約20分鐘

4.用另一爐子把剩下一半的糖煮至金黃色,便可慢慢倒入做法3的鍋子中,並不停地攪拌。此步驟目的讓咖椰香氣增加,顏色加深成焦糖色。

5.繼續攪拌10分鐘,咖椰便大功告成。

 

normal_20061125_082901.jpg  

 心得分享:

1.  透過瓦斯爐直接煮的話,雞蛋可能直接成形,導致咖椰不夠香滑、口感粗糙。

2.  如用瓦斯爐隔水加熱法,外鍋可用不銹鍋,內過可用瓷鍋。

3.  白糖2/3是正常比例,太少也會影響咖椰的整體風味。

4.  白糖可依個人喜好的甜度增加或減少,建議不要超過一碗,不然會太甜、太 黏稠,影響口感。

 

一般人的咖椰吃法是配過烘烤的土司上,抹上一層咖椰,在放上一些塊狀奶油。另外一種吃法是隔水加熱的長條形麵包,靜過蒸熱後更加鬆軟,味道也是一絕。這兩種吃法就是東南亞常見的吃法。如覺得熱量太高,就算不加奶油,咖椰風味依然不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isure1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